193-9788-0999
当前位置:首页 > 苗木资讯 > 栽培养护

水腊白粉病防治方法

大美苗圃1970-01-01点击0
p>  白粉病是一种危害较重、分布广泛的自然病害,也被称为“粉霉病”、“白毛病”。 白粉病一旦发生,往往蔓延速度较快,严重影响到水腊的正常生长,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无污染。水腊属于落叶灌木,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北等区域,叶薄革质,顶端钝,叶柄有短柔毛,小枝具短柔毛,无毛,无梗,花白色,开张成拱形。果熟期10~11月,花期7~8月。水腊也时常出现白粉病的问题,本文就水腊白粉病防治方法进行研究。

  一、白粉病的症状及发病特点

  白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往往最开始会在水腊等植物的表面形成一层粉状霉层,呈白色,而后变为灰色,对于植物的嫩梢、花芽、花蕾、叶片、花柄、枝条等处造成危害,往往会造成枝条畸形、叶片变小、不开展,嫩叶枯萎、畸形、扭曲,受害植株矮小,甚至还可能会造成水腊植株死亡。白粉病主要发病于秋末、夏初时节,且病害对于湿度、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借助风雨来进行传播,通风不良、阳光不足、偏施氮肥等因素都很可能会导致水腊出现白粉病。

  二、 如何有效加强水腊白粉病防治

  1. 防控要适时、及时

  特别是每年的第1次和最后1次喷药时间的掌控适时,则能大大减少白粉病病菌基数,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能有效地避免对水腊绿化景观的损害。具体防治时间要根据气温条件作适时调整;药剂选择要适当,低毒有效,并注意几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重视防治效果的检查,一般喷药7天左右检查,若白粉病依然很严重,要分析原因,选择合适的药剂,采用正确的防治措施再次喷药防治。雨季防治时应注意天气状况,若喷药后被雨淋,需及时补喷1次,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通风,加强光照,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水腊的抗病能力。

  2.白粉病症状

  ①在水腊白粉病的发病初期,可以将水腊上带有白粉病病菌的枝叶剪掉烧毁,也可以用小刀刮下水腊嫩叶上的白粉,然后予以烧毁。②在水腊白粉病的发病前,可喷洒石灰硫磺台剂或者波尔多液(稀释浓度为200~300倍),连喷3~5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2周。③若水腊已发病,那么可以将其病部用洗衣粉溶液来涂洗,再用清水漂净,每2天1次,每次时间大概为2~3分钟,大概2~3次后可见效果。也可以制成悬浮液喷射(用粗布将将硫磺粉包于其内,然后再进行揉搓),每次喷射的频率为5~7天1次,但如果水腊白粉病情况较为严重,那么可以缩短喷射的频率,可以每3天喷1次,一般连喷2~3次,即可取得较佳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用硼酸溶液(水1000g,硼酸1g)向水腊喷射,这样的话,水腊既不会影响生长,又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白粉病的蔓延速度,也可以用 800~1000倍液,含量为50%代森锌液喷雾防治,或者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防治,但是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烧叶的现象,不能在气温高于32℃ 时喷药。

  3.选用白粉病防治药物

  如可以选用哈茨木霉菌叶部型药物,该药物是由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细胞质融合技术生产的活体微生物杀菌剂,可高效防治水腊白粉病。稀释300倍使用。保证喷洒的药液覆盖作物叶部正反面和茎部,一般每667m2使用剂量为100~300g。本产品可以和非酸性药液混合使用,无需添加润湿剂。出现症状即施药,为增强保护,间隔1周再施药1次,严重的隔1周再施药1 次。对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叶部由真菌 引起的多种病害防治效果显著,对多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它是接触型杀菌剂(非内吸性),喷施的均匀度十分的关键,要保证叶片正面和背面以及茎干均能接触到药液。也可以选用乙醚酚磺酸酯烟剂,根据棚室空间的大小,布设放烟点直接点燃烟片即可,每667m2用量200g,也可根据发病的情况适当加减量,苗期酌情减量,发病初期7~15天/次,发病盛期7~10天/次。本品燃烧后的灰烬可配合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

公司地址: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三仙岭村易婆组645号

联系电话: 193-9788-0999

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Copyright © 长沙市雨花区大美苗圃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8429号-3

193-9788-0999
添加微信
qcod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