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
一、主要刺吸类害虫
1、小绿叶蝉 又叫桃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主要危害碧桃、紫叶李、樱花、紫叶矮樱、美人梅等。主要以成、若虫吸汁液,被害叶出现黄白色斑点渐扩成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6月虫口数量增加,8—9月最多且为害重。秋后以末代成虫越冬。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成虫善跳,可借风力扩散,旬均温15—25℃适其生长发育,28℃以上及连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
防治方法: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0%叶蝉散(灭扑威)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功夫乳油、50%抗蚜威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均能收到较好效果。
2、叶螨类 主要危害碧桃、西府海棠、紫叶李、月季、金叶皂荚、国槐等。6月下旬到7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植物的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的茎叶,初期叶正面有大量针尖大小失绿的黄褐色小点,后期叶片从下往上大量失绿卷缩脱落,造成大量落叶。有时从植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生,叶片逐渐变黄,不早落(苹果叶螨)。
防治方法:在其发生初期,使用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常用药剂有哒螨灵、唑锡、炔螨特、四螨嗪、丁醚脲、克螨特等。
3、蚜虫类 主要是危害海棠、榆叶梅、矮樱等。6月份随温度的升高,危害加重,造成新萌芽的卷缩影响抽条生长,需进一步加强防治。
防治方法:此时,自然界天敌较多,注意保护天敌。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尽量少用广谱性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低毒杀虫剂。
4、斑衣蜡蝉 危害樱、梅、珍珠梅、海棠、桃、葡萄、石榴等花木,对臭椿危害尤为严重。其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危害,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
防治方法:可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
5、木虱类 北方地区常发生的三种木虱,即合欢木虱、皂荚木虱、青桐木虱均为6月初期发生。
防治方法:危害期选用艾美乐30000倍,或乐斯本药剂1500倍液喷雾。或用杀虫素1:2000 倍液或吡虫啉 1:2000 倍液或烟参碱1:1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
本月介壳虫发生危害依然普遍,防治技术请参照本刊第四期《介壳虫,五月防治正当时》。
二、食叶类害虫
1、国槐小卷蛾。危害槐树、龙爪槐等。幼虫蛀食复叶基部、花穗及果荚(槐豆),叶片受害后矮蔫下垂,遇风脱落,树冠枝梢出现光秃枝,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华北、西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初孵幼虫寻找叶柄基部后,先吐丝拉网,以后进入基部为害,为害处常见胶状物中混杂有虫粪。两代幼虫为害期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6月世代重叠严重,可见到各种虫态。7月两代幼虫重叠,其中以第二代幼虫孵化极不整齐且为害严重,8月树冠上明显出现光秃枝。8月中、下旬槐树果荚逐渐形成后,大部分幼虫转移到果荚内为害,9月可见到槐豆变黑,10月大多数幼虫进入越冬。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三仙岭村易婆组6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