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788-0999
当前位置:首页 > 疑惑解答 > 苗木知识

浅谈食用菌的由来

大美苗圃2023-12-09点击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说起美食食用菌自然是少不了的。今天让我们聊聊平时爱吃常吃的这些食用菌究竟是怎么来的。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蘑菇的?据考证我们中国人吃蘑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则出自《吕氏春秋・本味篇》(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距今也有2200多年了。而这被古人视为美味珍馐的越骆之菌便是我们现在餐桌上常见的香菇。

关于如何种植蘑菇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畦中下烂粪取构木可长六七尺,截断q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这段描述虽只有寥寥数十字却涵盖了现代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全部基本要素――栽培基质、菌种和温湿度控制,足可见古人之高明经著名农学史家石声汉先生考证认为,从这一培植方法来看文中所指的应是金针菇。由此可想在唐朝的盛世长安,你要在永兴坊里吃饭不仅能吃上水盆羊肉,吃个菌汤火锅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西方最早栽培蘑菇的国家是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人开始在巴黎种植双孢蘑菇而有关种植方法,则是法国学者Tournefort于1707年发表的相比之下,享誉世界的法国大餐里的蘑菇比我们中国餐桌上的晚出现了将近1000年。

在浩如烟海、物种多达数以百万计的真菌世界中找到能吃的好吃的蘑菇,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蘑菇的利用完全来自野生环境的采集经历几千年对蘑菇形态、生境、习性的仔细观察,我们才开始了将其从野生到可食用的驯化栽培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代价难以估量。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知的大型真菌大约有1.6万种,其中可使用的约1000余种而目前被广泛食用的大约200余种。

以时间线来看我国食用菌发展的早期主要是公元10世纪之前,受技术条件和科学认知的限制当时主要的栽培品种只有木耳、茯苓等有限的几种,而且栽培地域也仅限于中原和淮北地区到了宋代,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重心也由中原向南迁移。而香菇的栽培就是起源于800年前我国浙江庆元、景宁、龙泉一带相传是浙江龙泉人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随之又发明了“敲木惊蕈”促菇技术因此,浙西的香菇自古就是珍馐佳品到了明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工商业的进一步繁荣食用菌栽培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草菇、银耳、平菇等栽培新品种相继出现,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

尽管银耳在中国有1000多年的食用历史但直到清代才在四川通江、湖北房县一代有大规模人工栽培的记录。因为野生银耳采集困难、数量有限所以一直是物以稀为贵。据史料记载清末时二两重的银耳干货价值近百两白银,大约相当于五吨普通大米的市价也难怪清宫剧里,老爷太太们动不动就要来一碗银耳莲子羹补一补身子

纵观古今小到一个物种的驯化,大到一个产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尽管我们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比西方国家早了1000多年但是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渐复苏。二战以来的70多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5.7%1994年占53.8%,目前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而且,相比原先单一的草腐菌类和木腐菌类越来越多原本只能靠野生采摘的高附加值品种如松露(块菌)、牛肝菌、鸡枞、羊肚菌等也已经实现了半人工栽培和集约化生产。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与日本、荷兰、美国等食用菌技术强国相比,我们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要为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基础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动力,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倍努力

公司地址: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三仙岭村易婆组645号

联系电话: 193-9788-0999

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Copyright © 长沙市雨花区大美苗圃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8429号-3

193-9788-0999
添加微信
qcod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