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瓣海桑造林技术
发布:大美苗圃2023-12-12 0
 ; ; ; ; ; ⑴采种。在9―10月果实大量成熟时采种。果实成熟是否,用手摘取果实,果皮有较强粘性时即说明果实已成熟。果实摘下后放到清水中浸泡,待果皮变软,捣烂果皮果肉,在清水中漂洗出种子。种子即可播于苗床育苗,也可将种子贮存到来年3―4月播种育苗,贮存时要用纱网袋装好种子放入清水里浸泡,二、三天换一次清水。
 ; ; ; ⑵育苗。无瓣海桑育苗采用苗床、营养袋法。9―11月或寒潮过后的3―4月播种育苗。
 ; ; ; 苗圃地应选在盐度较低的内滩,高潮时潮水可浸到的中高潮带,对苗圃地要翻土暴晒,搭地竹床,并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进行消毒。
 ; ; ; 苗床准备与播种苗床宽1.2―1.5米,苗床间留步行道40厘米。在苗床表面均匀撤上薄薄一层呋喃丹以杀灭病虫、蟹等有害生物。然后将鲜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用木板轻轻将种子拍进海泥里直至不见种子,上面不覆土,种子发芽快,为防止种子被潮水漂走,苗床上盖稻草和纱网或鱼网,用木条或竹条在苗床两边压住纱网(或鱼网)。一般播种后5―7天种子发芽。因此,播种三四天后,每天要揭开一小块检查种子是否发芽,如发芽了,马上去掉稻草和网,以免影响幼苗生长。
 ; ; ; 营养袋育苗:营养袋规格15×20厘米。营养土用火烧土、土杂肥混合而成,也可直接用海泥,待苗床的幼苗长至20厘米左右,挖出小苗,用手或用竹签在营养袋内挖一个小洞,把小苗放入,注意不要窝根,然后用手压实即可。
 ; ; ; 苗木管理期间,如海水盐度大于10以上时,退潮后,要尽快用淡水淋苗,以防幼苗被盐碱死,苗木长至50―100厘米即可造林。苗木过大起时易伤根,苗木过小抵抗力差。
 ; ; ; ⑶造林
 ; ; ; ①造林地选择。造林地最好选择在海水盐度低(盐度小于10)的河流出海口处,退潮后较干燥不渍水的滩涂。淤泥越厚、松软、肥沃的滩涂,造林成效越好。
 ; ; ; ②造林密度。种植株行距可用2×2米、2×3米或3×3米,大面积造林以3×3米为合适。
 ; ; ; ③栽植。每年4―9月份均可栽植。最适宜在4―6月份栽植。植株在当年有较长的生长期,入冬前植株已分枝,抗寒能力较强,过冬遇寒潮时不易被冻死。牵线种植,行间3米,令其通直美观。种时要剥去营养袋薄膜或营养袋底部,然后整个营养袋埋入海滩内即可。
 ; ; ; ⑷幼林管护:无瓣海桑栽植后需要加强管护,特别是病虫害的防治和防止人为破坏。海滩漂移垃圾多的地方,退潮后要及时清理垃圾,以免压损幼树。苗木的病害和小螃蟹的啃食幼苗十分关键。其病害有苗木立枯病及炭疽病以及藤壶、枯叶蛾等危害。主要防治办法是采用定期喷药和注意天气变化,采用加强管理和药物防治来控制病虫的发展。
 ; ; ; ⑸主要病害
 ; ; ; ①立枯病。主要危害苗木、发病部位在茎叶,导致根茎腐烂,苗木死亡。
 ; ; ; ②炭疽病。主要危害幼苗,发病部位在嫩梢、嫩叶,导致病叶大量脱落,最后茎部萎缩干枯死亡。
 ; ; ; ③枯叶蛾。主要危害幼树的新梢、嫩叶。严重时,叶片被吃光,枝条枯死,最后导致整株枯死。
 ; ; ; ④藤壶。在盐度较高区域常有藤壶危害。主要附生于植株的主干和枝条上。特别是幼苗和栽植不久的幼树,藤壶危害对其影响较大,但对多年生的无瓣海桑植株影响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