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秆竹的育苗、造林、经营技术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发布:大美苗圃2023-12-11 0
茶秆竹的育苗、造林、经营技术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茶秆竹属混生竹类,既有竹鞭系统,又有根篼隐芽,生长繁殖特性介于散生竹和丛生竹之间。因此栽培方法可以二者兼有之。可以采用埋秆、埋节、埋枝等繁殖方法,先育苗后造林,但生产上更多采用直接移竹造林或移鞭造林方法。
造林地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河谷缓坡或丘陵山地,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酸性或中性的沙质壤土为宜。造林前于冬季砍除杂草灌木炼山后,再行全垦、带垦或块垦。翻垦深度30厘米左右,除去土中石块、树根。挖植穴,50×50×30厘米,心土和表土分别推放穴两边,造林密度每公顷900-1200穴,株行距3-3.3米。
茶秆竹造林主要用移竹法。造林季节以大寒至惊蛰期间为宜。造林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手指粗细(直径1-2厘米)、“父子”相连(即1-2年生竹相连),3根以上为1丛。挖母竹时要留来鞭和去鞭各15-20厘米,带宿土,保护好鞭和秆基上的根和芽。挖出的母竹丛要及时截去竹梢,保留3-4盘枝叶。枝数多的母竹丛要修剪,除去老、弱、病和畸形竹,每丛母竹保留2-3根竹即可。长途运输要包扎好鞭根和基秆,防止宿土松落,要经常喷水保湿。栽植时,先根据母 丛鞭根情况,适当整修栽植穴,并将部分表土垫入穴底,踏实再放入母竹丛,使鞭根舒展,分层盖土踏实,浇定根水。覆土比原母竹丛着土处略深1-2厘米,培成馒头形,再盖一层草,保持土壤湿润。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烂鞭。
茶秆竹也可用鞭蔸造林。在早春竹笋未出土前,挖取2-4年生、根健壮、芽饱满的竹鞭造林。竹鞭长度50-80厘米,带宿土,保护好鞭根和鞭芽。栽植方法与移竹造林法相同。
新造竹林及成林应抓好抚育管理工作,首先,在旱季及时浇水,而雨季长期积水应排涝,以保证竹母正常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其次,出笋期间,防止人畜伤害,禁止林中放牧;三是竹林砍伐时应及时修林,清除林中的杂草、灌木、藤蔓和畸形竹等,撒于林间作肥料,修林宜在“白露”后至“立春”前进行;四是松土施肥,松土可每隔3-4年1次,深度20->;30<;厘米,注意不损伤幼壮竹鞭、根和芽;施肥以嫩杂草、绿肥、塘泥为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施饼肥、厩肥、堆肥、复合肥等;五是竹林合理砍伐,砍后密度每公顷3万株左右,郁闭度不低于0.7。伐时尽量降低伐根,就地打枝作肥料。
|